约好的时间上门,一进去,接待我的姑娘说:“你找的是付老师吧?”
听惯了喊自己的老板为某总,突然听到“老师”这么个称呼,我有些新鲜。在接下去的两个小时里,我也不知不觉地“陷入”了付老师的特殊气场。从讨教学问,到交流意见,再到生活喜好,上个月才刚刚过完40岁生日的他总是不急不慢,娓娓道来。
聊完了回过头来咂摸,总有点儿上了一堂课的味道。
“德国的工业走得很前面,人才开发非常充分。相应地,他们的职业教育做得很不错,但它很多都是申请制的。跟我们的国情现实相差较远。”
坐在茶室的靠背椅上,付元伟花了十来分钟把职业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细致拆解:“新加坡的一些高中,既是高中又有中专的性质,可以考大学也可以学专业,可以作为现阶段我们参考的一个方向。”
老师,是付元伟除了设计师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。
不同于社交场上的客套称呼,付元伟是一名真正的高校老师。200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今年是他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第15年。
职业教育这个话题,既是设计专业系主任同时也是设计公司老板的他聊起来,份外有实用性。
在学生的眼里,他是一个比较随性的老师。这种随性,来自付元伟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认识:“他们的时间很短,两三年的时间就要从高中跨越到社会,所以点拨式的启发教育会更适合。”
但随性并不意味着随便,相反,对于学生的前途他投入很高的关注,一开始就给学生们树立一个目标,比如毕业后能进入所在城市前20%的行业头部公司。
除了树立目标,他也把自己在行业的优秀资源往学生身上倾斜。7月底,他组织了一场学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就业导师见面会,请来的导师都是他在这个行业里的顶尖同行。
在公司里,很多员工都喊他“付老师”,而非在其他公司里更常见的“付总”。
这家公司,倒确实也有点儿学校的影子:他把在学校推动学生们深度学习的气氛,带到了员工之中。若是因为工作和专业成长,员工需要专业书籍和线上付费课程的,公司基本都会花钱购买。
“有深度学习的能力,这是我们这个团队比较宝贵的东西。”对学习的坚持,缘自付元伟多年的从业经验: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,做一个事情就得不断学习,做到专业和一技之长。他也跟同事们分享过他的观察: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家,他的生活会很充实,很有质量。
确实是很苦口婆心的老师风范。
在付元伟的眼里,设计有三层解释。第一层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设想计划;第二层则是要解决客户的问题,如方便生活起居,促进家庭和谐,融洽成员间的关系等;第三层,就要考虑设计的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,建筑朝向,采光通风,景致等等。
正如他在朋友圈里写的:“空间与自然对话形成的场域,是最打动人的。”
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付元伟,应酬少了,越来越多地走进自然。虽然像去溯溪这样的活动会让身体遭受一些挑战,但酸痛之后,他还是会想去第二次。
“我近期想考个摩托车证,边上带个斗的那种三轮摩托。”说起自己的小计划,他的声音里有点期待,“那样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家人,和朋友一起奔赴山林。”
在大众点评上定位为“网红度假别墅”的城南朴宿,是付元伟在民宿版块的一个得意作品。
这座贴着“朴素”标签,却从头到尾写满“野奢”的民宿,藏在福州郊区南通镇建南村一个安静的小山谷里。小红书上一位博主对它的评价一针见血:光线特别好,出图率一流。建成营业至今,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打卡体验。对于“网红”这个词,作为设计师的他并不排斥。
“多数网红民宿,只是一时之物,真正的网红是能一直火下去的。”付元伟曾为了确定朴宿的开窗角度,连续半个月在夜里上工地住帐篷,“要有持续的生命力,单纯只靠情怀或只奔赚钱目的去,都达不到。”
说到他自己喜欢的民宿,他声音里的感情丰沛了许多。
出于工作和自己旅行的需求,他经常拜访或入住这类的高品质民宿酒店,比如国内民宿标杆集结地莫干山的“遥远的山”、三秋美宿和杭州的夕上·虎跑等。
遥远的山
三秋美宿
他特别提到了曾两次拜访入住的“遥远的山”民宿。“溪声不绝耳,山色不离门”是这家民宿的特色写照,但让他真正心动的,不仅是这里的设计和选材用料上的大气,还有他从订房一刻就开始感受到的人性关怀,例如管家在接客户入住时的一句“地暖已经提前开好了,您可以先休息一下”。
这些都是构成他眼中“有持续生命力的建筑”的重要因素,也是他在自己做的民宿项目上,除了设计以外,不断跟主理人们讨论的内容。
付元伟大宽空间设计事务所 | 首席设计师
从业年限:20年
设计风格:多元
设计理念:打造具有产品特色,一宿一校园,真正助力学校、民宿探索未来化,为教育而设计,用设计改变教育!
代表案例: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