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1月底,北方的城市已经下过几场雪了,南方的福州却依然执着地在夏秋之间纠缠不休。
就在这样一个让人有些躁动的南方的夜里,我造访了闽江畔一座老红砖瓦房的建筑。它是原建于清末民国时期的老厂房,现在为苍霞天主教堂所用。不过,安抚躁动的并不是二楼的宗教信仰,而是位于三楼的一个雅致空间。它的主人正是我这次造访的对象,室内设计师周志。在圈内,大家更熟悉他的另一个称呼:周工。

2015年,周工决绝地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和客户,开始了为期三年纯粹的“玩”。“其实那之前已经玩了五六年,眼界和知识面拓展到一定阶段后,就想更深入一层:传统的文化和工艺到底美在哪里,人与器物如何产生精神上的共鸣?”并不擅长社交的他也不断地反思,这些事物对自己的滋养会在哪里。

“玩”的方式是拜访身边在不同领域里有专长的朋友们,比如玩音乐的、做茶道的、布场景的、制香的和收老物件的。与这些从事传统美学和中式文化的朋友们相处,周工的内心慢慢地被重新滋养了一遍。
三年过去,他感觉自己有了变化:明确了自身优势和劣势,个人定位也清晰了,于是状态与之前大有不同。

困扰多年的社交障碍也迎刃而解,有了明确的个性和内容,朋友们主动来访也就有了方向。聊聊盆景,喝喝茶,或把玩一些老物件,主客都怡然自得。
现在的周工,工作和生活形成了完美的结合,习画、侍蒲、喂鱼、点香、品茗、插花、赏石和会友,已经成为他的日常。
苍霞天主教堂的三楼,原本是用于储存加工茶业的茶仓,最早的主人据说是民国时期的洪氏茶业,生产盛极一时的刀牌香烟洪家茶。房梁上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木条,便是当年为了方便存放茶叶而设计的。
2018年,周工和另外三位气场相合的朋友机缘巧合来到这个空间。四人都觉得不错,于是一拍即合拿了下来。通过保留原先斜屋顶的木结构,增加灯光和竹帘,布置上中式的老器物和家具后,周工他们慢慢打造出自己想要的一个人文共享空间。
“大空间由几个若即若离的小空间组成,每个小空间又都布置了不同调性的茶席。”周工花十来分钟带我走了一圈,包括在顶层阁楼里他自己的工作室,“这样我们几个就可以互不打扰地接待各自的朋友。”南音分享会
静物有声·户外篇(茶食音乐分享会)
三楼中间的大块空地结合外面露台,成了周工展示策展才华的舞台。书画展、器物展、南音和茶食音乐分享会,一场场小型活动让这里成为福州文人雅集的重要据点。
走进三楼,第一感觉是空间很大,毕竟有200多平方米。再细看,各个角落摆放着主人们收集的各种器物。八仙桌,门板,老柜子,盆景,茶器,放眼过去皆是雅致之物。


在聊天的茶席上,我注意到一棵长在石头上的菖蒲,底下摆着一块釉面很美的宋代大碗残件,形成一个相当雅致的小盆景。这种简单又巧妙的处理方法,颇能代表周工在设计上信仰的理念:把主人的生活放进空间里,即空间物件不能光有美感,还必须为主人所用。

这也是他在设计中不断去影响客户的一点。最近几年,中国文化自信的回归成为趋势,带点传统文化的新中式也为更多人所接受。不少人都喜欢在家里摆个茶席,布置有文人气息的空间。

“以前做室内设计的软装陈设,经常用一个视觉装饰摆在那里,比如透明玻璃柱里放着红的绿的塑料苹果,或者打印的一张画挂在墙上。”现在周工会更多地强调这些陈列物件要有温度,特别是与主人有生活上的联系,“可以是朋友作的一幅小画,或者在山里摘的几个柿子,有情趣有审美,时常可换。”
在福州三坊七巷诸多的人文空间里,得闹市之繁华,取古宅之幽僻的长物元显得有点特殊。
福州|家居人文空间 | 长物元
这是一个以红木家具为载体的空间,结合了传统服饰器物和本土文化,每个造访其中的人都能切身感受空间本身的造雅。
长物元的主人先前找了几个设计师,但在思路上都对不上,直到遇上专注中式美学空间的周工。后者画了三十多张手稿,为这幢1200多平方米的三进深院建筑,在风格上做了清晰的一个定调。
周工说,他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恢复宅子原本应有的细节与讲究,结构基本不动,加了一些元素,把空间释放出来。
福州|家居人文空间 | 长物元
花了大概四五个月,他把长物元前前后后打理了一遍。两侧原本密闭的门房被打通,做成一个家具陈设的情景空间。屏风和圆洞形成了视觉上的遮与透,水系的使用也让空间有了活力。

福州|家居人文空间 | 长物元
完工后,他还帮长物元做了现场基础陈设的示范。在整体氛围上,周工完成了一个集生活、雅趣和诗意于一体的人文空间,也呈现了主人想要的简洁素雅、制具尚用的东方生活观。
十余年在中式美学这个圈子里的浸泡,不仅让周工得到了充分滋养,也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:把身边这些艺术家、老师、匠人包括设计师们串联起来,组成一个联盟。
“这个联盟不仅可以做商业项目,也能做纯粹又好玩的事儿。”虽然有心于此,但他也并不着急,“大家都在慢慢积累,这也并非一两天能完成,需要一个好的时机,引领的人物或者好的项目出现。”
而在苍霞天主教堂三楼的这个空间,已经隐隐形成了这个联盟的雏形。福州的艺术家、匠人、设计师和音乐人等,三三两两地在这里品茗、赏石、听歌和会友,也小有热闹。

而当朋友们散去,这里又恢复日常的安静。周工回到隐士的身份,进入那个布置更加雅致的小阁楼。接下来几天供他把玩的,也许就是一幅自娱自乐,通人学语的八哥小画。